《诗词三首》之《虞美人》 【学习目标】1. 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 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课文助读】1、走近作者李煜(937 年―978 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 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 年)十月,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 975 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违命侯。以泪洗面,凄凉寂寞,度日如年,两年后被宋太宗毒死。幽禁之前的词多写宫廷的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幽禁之后的词反映亡国之痛,感情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2、前人评价: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3、写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李煜被毒死之前,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 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课 前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4、诗歌的意象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分析:先想到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风雨:昨晚风雨交加……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再想到 啼鸟:欢快的气氛风雨:无情的风雨落花:实让人惋惜总结: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