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外 名 作 鉴 赏 与 评 析 : 《 美 女 》 契诃夫【题解】契诃夫(1860—1904),19 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戏剧家。他出生在一个未入等级的小商人家庭,童年生活困苦,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我童年的时候,我没有童年生活。”中学时代的契诃夫厌恶当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学和研究戏剧。1880 年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 年毕业,成为名医生。为了赚钱养家和供自己上大学,契诃夫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医生的职业使他熟悉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扩大视野,陶冶精神,对他的文学活动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契诃夫早期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以敏锐的洞察力、机智的气势、讥讽的笔触,妙笔生花地向所有的社会阶层开战,揭露小市民庸俗习气和卑劣愚昧的奴性心理,启迪人们为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而斗争 。1885 年以后,契诃夫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代表作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契诃夫一生创作了470 多篇小说,代表作有:《草原》、《套中人》、《带阁楼的房子》、《第六病室》、《万卡》等。契诃夫的小说和戏剧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对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4 年 1 版。一记得还是在做中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的时候,我和爷爷一块从顿河区大克列普卡雅乘车到顿河区罗斯托夫去。那是八月里的一天,天气闷热,令人烦闷不堪。由于热、干燥,以及把尘雾吹到我们身上的热风,眼睛困得睁不开,嘴巴发干;不想看,不想说,不想思索,当那睡意朦胧的车夫乌克兰人卡尔波扬鞭打马,鞭子甩到我的制帽上的时候,我既不抗议,也不出声,只是从半睡中清醒过来,无精打采地瞥一眼远处透过:烟尘能看到村庄吗?我们停下来在亚美尼亚的一个大村庄巴赫契—萨拉赫爷爷熟识的富裕的美尼亚人家里喂马。像这么滑稽可笑的亚美尼亚人,这辈子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试想:一个秃亮的小脑袋,两道浓浓的八字眉,鹰钩鼻子,花白的长胡髭,一张大嘴,叼着一杆樱桃木的长烟袋;那小脑袋笨拙地粘在瘦削、伛偻的躯体上;身穿一套古怪的服装,特短的红上衣,特肥的浅蓝灯笼裤;此人走路八字脚,鞋底擦地沙沙响,说话的时候嘴里的烟袋不取出来,但一举一动都流露出纯亚美尼亚人的自尊感:从不微笑,两眼总是瞪得溜圆,尽量不去理睬自己的客人。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