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像闻玫瑰花一样闻到思想自主阅读精析·知识梳理1.识记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抽屉(ti) 倦慵(yōng) 簌簌(sù) 钏(chuàn)镯(zhuó) 芥(jiè)菜休憩(qì) 蚌(bnàg)壳 斟(zhēn)满 谛(dì)听 呻吟(yín) (2)字形辨识 2.补充词语解释(1)词语释义接踵:后面的人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渊源:比喻事情的本原。利禄:(官吏的)钱财和爵禄。谛听:仔细地听。参透:看透;透彻领会(道理、奥秘等)。流光:光阴;岁月。(2)近义词辨析本质·实质本质:运用范围比“实质”广,“本质”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可构成本质特点等词组。实质:指内在的实际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一般指抽象事物。出现·涌现出现:“出现”运用范围比“涌现”广,它可指人,如出现好人好事;也可指抽象事物,如出现好现象。涌现:指大量出现,多指具体的,好的,大量的,如涌现大批积极分子。3.了解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伊朗诗人,以写作四行诗(鲁拜)著称于世 。19 世纪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曾将他的诗译成英文,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鲁拜,指一种伊朗古老的诗体,即四行诗。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生用心 爱心 专心曾(céng )经曾(zēng )孙谛(真谛)缔(缔造)蒂(瓜蒂)蕴(蕴育)愠(愠色)横(héng )行横(hèng )财参(cān )透人参(shēn )曲(qū )直曲(qǔ )调阴(树阴)荫(荫蔽)慵(倦慵)庸(平庸)墉(关墉)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六个哥哥也均献身于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1878 年去英国学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 泰戈尔童年时代即展露诗才,他的爱国诗篇《给印度教徒庙会》(1875)发表时,年仅14 岁。1880 年,19 岁的泰戈尔便成为职业作家。1881 至 1885 年,他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还有戏剧和小说等作品。这些早期作品的特点是梦幻多于现实,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90 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期,诗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诗篇《两亩地》(1894)的发表,标志着泰戈尔从宗教神秘主义走向深刻的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