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模块四教学设计 5 篇 《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接下来是关于初中化学模块四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模块四教学设计 1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 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 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沟通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 专家建议 4 教学方法 探究式 5 教学用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① 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 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 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 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日我们就来讨论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观看录象 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推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