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xx 学年我校七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均为 35 人左右,已经具备了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乐,进展得更全面,让师生之间互动的频率更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学校讨论决定,在七年级(3、4)班进行小班化教学试验,为今后学校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积累经验。 二.实施原则 实行由点至面,逐步推行的方式,在取得成绩和经验后扩大参加面。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座位安排 (1)做好前置诊断. 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弄清学生的认识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的现状,为学生编排合作小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 (2)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前期诊断材料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再考虑到性别、兴趣、现有水平,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进行编组,每组人数以 5—6 名为宜。(男女生适当搭配、好、中、差生适当搭配)组员要进行训练,做到既相互合作,又不过分依赖别人。组长定期或不定期轮换,轮换方法可多种多样。 (3)明确座位安排 座位的编排多种多样,根据我校的实际,建议以下安排:圆桌编排式(具体安排见示意图一);面对黑板编排式;(具体安排见示意图二) 2.实施讨论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分组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具体教学程序为:板书课题——学习目标展示——学习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检测——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小结——当堂训练——布置课后分层作业。 为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果,具体安排如下: 课前: (1)老师树立"以学生进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2)老师要进行集体备课,备好学案和分层作业,要精心预设每堂课要讨论的话题,以及准备课堂内即将由学生提问而生成的内容; 课中: (1)安排好学生自我学习、小组讨论时间 (2)沟通时,采纳首席发言人(小组推举)和自动举手相结合的原则,其他同学可以举手补充 (3),在小组讨论时,允许老师参加到个别小组的讨论中,进行个别辅导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表扬鼓舞有进步学生 课后: (1)对分层作业要及时反馈; (2)做好个别化教育的记录 (3)对学习困难学生要实行作业面批,全班同学的作业每周至少要面批两次 (4)每学期写出一篇有关“小班化”教学的有质量的教学案例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狠抓落实。通过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学生观,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