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10 篇第一篇:初中美术审美教学讨论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首先,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视。然而,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领导和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老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由于学校领导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再加上美术学科没有升学方面的硬性指标,导致美术教学不受重视,老师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进行教学。再次,美术教育比较抽象。美术课程与其他主科课程不同,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同时,假如美术老师的授课没有个性,那么美术教学就成为一种再现性教学。最后,美术教学的变化性。艺术与时代背景、时代进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会受到时代进展的影响,美术教学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因此,美术老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二、美术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学习内容要多样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展,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美术是艺术形式的一种,美术内容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在初中阶段,学校通过设置音乐和美术等课程,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美术课程是培育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老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培育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老师要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审美空间,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作品赏析能力。最后,鼓舞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艺术创作。只有学生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二)注重开放性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要想进行开放性的教学,老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主导者的角色,逐渐向辅导者角色转变,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比如,老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指导之后,再对学生的创作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进展。美术课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老师要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同时,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让学生感受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