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绩效审计现状与对策 现代审计经过 20 多年的曲折进展,已经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但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我国审计理论界在上世纪80 年代初国家审计制度建立之初,就着手讨论医院绩效审计问题,并提出我国医院审计工作应该朝绩效审计方向进展。那时许多医院改革制度中就含有绩效审计的做法。但在我们医院的审计工作方面,主要还是根据审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来开展工作,却很少根据绩效审计本身的特点来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医疗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绩效审计在医院管理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分析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医院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审计因其行业特点而具有复杂性,以往实施的医院审计项目多是把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财务收支中有无违纪违规行为、是否足额缴纳税费、是否存在乱收费等作为审计重点,对医院的运行绩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关注不够。 一、医院绩效审计含义 医院绩效审计是采纳绩效审计方法,利用医院的管理流程,开展对活动的监督工作。也就是说,医院的医疗费用、经济效益、进展能力和劳动效率等,对各类资源利用都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实施政策时要考虑是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开发并节约利用,是否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进行综合评价,由此协助并强化医院管理水平,揭示影响并制约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挥的主要因素,我们要加强行动以此来促进医院管理的进展,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和社会竞争力。 二、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 1.拥有滞后的概念,对审计缺乏了解 首先,在我国有两种对于绩效审计的片面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利益是只是为物质产生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医院的审计工作的重点是绩效审计,开展绩效审计将阻碍审计的真实性。其次,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绩效审计人员认识比较局限,多数还停留在引进国外的模式上。再加上复杂的操作过程,模糊的理论,我国的绩效审计事业落后。 2.审计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绩效审计不仅注重财务收支审计,还要重视其他方面。我们对于经济,效率和效益相结合审计工作也有很大忽视。随着审计内容的进展,简单的定量审计不能满足现有审计目标的要求,定性和定量的审计的组合越来越重要,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实际审计战略。 3.绩效审计的基础薄弱 医院绩效审计的基础是由审计部提供的,以便评估该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