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1页
1/10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2页
2/10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3页
3/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10,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仰慕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笔者以为:阅读课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化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所以,《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这样?展开的。引导学生更深化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 .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深化领悟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课时。 一、沟通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沟通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假如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 补充要点:(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2)1926 年 3 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 2 .检查对课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