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 04 教学练习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 04课堂实录_教学反思_案例_练习_课文_教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刽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深化领悟描写李大刽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剖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 年 4 月 6 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 月 28 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制。这篇文章是李大铡的女儿李星华 1943 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制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理解来回答,主要写了李大例牺牲的经过。)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分段,提示按事情进展顺序分段 J、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 927 年 4 月 28 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段(从 28 日黄昏到结束。),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一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铡同志被害 J 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 2.指名读第二段。 (1)父亲平常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总是耐心他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模糊地回答我?模糊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说清楚的。模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铡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