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光荣革命”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情境再现分析材料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她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用心 爱心 专心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 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 年 3 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第一目“光荣革命”本目内容分为两个部分:①英国议会制度形成(13 世纪);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光荣革命”。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而后对 1640~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作了概括的说明。建议教师对 1640 年至 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适当的补充,特别是在议会与国王的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