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个人制造:实现创意和梦想课程介绍本课程创客教育方向的一次有益探索,课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热情、训练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学生数字化的、个人的制造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来自各专业的学生在跨界合作中深刻的领会自己所学专业的体系、特点、应用,以及本专业在项目的定位及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有的放矢的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并融会贯通。宗旨:培养学生数字化个人制造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教授学生掌握先进的数字制造知识和操作技能,引导并帮助学生用数字化个人制造的知识去解决其所发现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或困难,甚至创造和制作出解决该问题的产品。本课程于2016年5月初开始授课,总学时为96学时,预计2016年6月底结束,其中:课内学时为32学时,分为8次课,每次课4个学时;课外学时为64学时。本课程的面向对象、组织形式、授课方式、课程要求如下:1)面向对象:欢迎并接纳全校本科阶段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生报名,课程根据报名情况安排面试,并根据学生兴趣、个人经历、学科交叉等因素来确定最终录取的学生并进行分组;2)组织形式:课程将学生按照不同专业背景交叉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里的学生专业尽可能涉及软件、硬件、艺术、人文等不同类别,并为每个小组指定一名课程学习指导教师;3)授课方式:课程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后实践两个环节,采用讲授、讨论和制作实践等教学方法。4)课程要求:以完成团队或自己设计的最终项目(FinalProject)作为目标;以寻求“我要做什么?为什么做?”的答案为驱动;以课内学习数字化个人制造的相关知识为主线;以课外掌握数字化设备的使用并动手制作为突破,让学生在通过团队协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理解真实项目的组织方式、工程化制造的问题以及个人和专业技能在团队中的定位与作用。为了开设好本课程,我们在启明学院旁的WISCO联合实验室建设了“FabLab-HUST”实验室。实验室购置了近40万元的全套的数字制造设备和软件环境,包括数控机床,激光雕刻机,手板雕刻机,3D打印机,建模软件,电子工作台等,以便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操。本课程内容分为: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课内教学部分包括:1)提出问题:讲解全球化数字制造和个人制造的发展趋势,启发学生对未来制造的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和观察,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初步提出希望解决的问题(即FinalProject);2)数字建模与激光加工:学习建模软件并将FinalProject建模设计出来,学习激光加工工艺并制作出卡接结构件;3)数控加工:学习数控加工工艺,利用建模软件设计并最终制作出大型结构件;4)电路电子:基于Arduino电路板学习基础电路的控制和逻辑设定,了解电路板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5)电路板开发:设计和制作基础电路板并实现基础的功能,比如驱动电机灯操作6)嵌入式开发与通讯:制作的电路板进行嵌入式开发,实现基础控制动作并实现不同的控制模块之前的通信和传输;7)3D打印和铸造:复合材料与整机的制作:学习3D扫描与打印,制作复合材料和铸造;8)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和项目路演:介绍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学生进行最终项目路演、并接受专家和嘉宾点评和建议。课外实践内容包括:1)用户共情:在第一次课后,各小组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目标用户有针对性的共情调研,并确定初步的解决方案;2)网站开发:按照课程的要求,每个团队必须首先团队协作完成团队网站的开发并及时更新所学习到的知识和课后实践的心得,提交实践制作的作品资料;3)设备使用与项目制作:FabLab-HUST实验室周一至周五晚面向学生开放,课程组安排教师和助教轮值,现场教授学生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方法,或协助学生完成创意项目原型的制作。学习后预期效果:1)了解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2)深入理解数字制造的意义和内涵;3)学会从设计到数控/电路开发等各种知识;4)学会操作数控机床/3D打印和扫描等数字制作设备;5)理解数字制造的发展方向和未来;6)更加理解适用性制作的意义;7)自己设计产品原型;8)学会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