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② 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③ 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④ 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⑤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2、过程与方法① 运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② 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简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② 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树立正 确的人地观,提高科学素养。【重点难点】:①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②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③ 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讲授过程】:情景创设地球上地貌各种各样,千奇百怪,读第一节 P27 的四幅图,看看分别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地貌类型?归纳引入:地球有四大圈层,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提问:1、阅 P26 图,指出岩石圈的范围,并说明岩石圈对人类活动的意义?(结合 2-1-1 图)承转: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而岩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因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岩石圈的具体情况。一、岩石圈快速阅读一、二两部分内容,试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 1 仔细阅读该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试用资料说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差异?2、阅读 P30 知识窗,了解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及地壳的元素组成?(根据时间采取课堂还是课后完成)3、试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各大岩石的形成及分类?(可分组进行;一组回答,其他组点评;老师可展示其他比较形象、实际的示意图)4、P29“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可能指哪些岩石,这说明三大岩石之间有何联系?完成 P31 活动 1。5、地壳的物质循环对人类活动有何意义?完成 P31 活动 2。承转:读图 2-1-6 试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学生对图中的地表形态进行说明并归纳总结)1 、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