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_第1页
1/130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_第2页
2/130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_第3页
3/130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目 录学时安排.................................................1.绪论.....................................................2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0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27第三章 藏象.............................................44第四章 经络.............................................75第五章 体质.............................................86第六章 病因.............................................92第七章 发病............................................107第八章 病机............................................111第九章 防治原则........................................1331《中医基础理论》学时安排绪论6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2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10第三章藏象26第四章经络8第五章体质4第六章病因12第七章发病2第八章病机10第九章防治原则6共计:96 学时2绪 论 【学时】 6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