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第一课 绪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什么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特色。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4、知道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多媒体要点板书、同内容相关的图示,讨论。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一、什么是文化现代汉语的“文化”一词,是一系列欧洲语言中相应词语的直接翻译,而这些词都派生于culture 这个拉丁词。实际上,“文化”就是 culture 的汉语表述。它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词,同古代汉语中的“文”和“化”两个词没有直接联系。我国古代将“文”与“化”联系起来,首见于《易·贲(bēn)·彖(tuān)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文”来教化天下。“文”与“化”组合成“文化”一词,现代辞书一般分广义和狭义来释其含义:一为文治与教化。二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具有的书本知识。三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书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指这一种,即精神财富的文化。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国”,不仅指今天地理版图的中国,也包括历史上的中国,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其它地域。传统是什么?古代指帝王的事业或者学说的世代相传。《后汉书·东夷传》:“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守器传统,于斯为重。” 这是指传承帝王的事业。春秋末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战国时的孟子、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往后汉董仲舒、唐韩愈、宋朱熹等代代相传,这是学说的传承。现代的“传统”,则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色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等等。传统文化的“传统”,属于此类。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个问题,针对其中物质的部分很好理解。因为凡是古物,时代已经久远,保存下来不容易,所以都成了古董,当时可能不是精华,然而时间使它成为了精华。一座庙宇早已废弃,只留下残垣断瓦,有的甚至只是蛛丝马迹的记载,现在搞旅游开发也要把它恢复起来吸引游客,搞活经济。你修一栋普通的房子,没有人肯花钱来看,如果你修一栋据说是唐代某诗人、宋代某学者曾经住过的房子,就可以卖门票啦。很多人去过凤凰,买票进过沈从文先生的房子,进去看什么?当然是看文化,感受文化。任何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