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种群与群落一、单选题1.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中田鼠存在水平结构分布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答案】C【解析】A、田鼠属于一个种群,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B、据图分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先大于1后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则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R<1,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C正确;D、a、b两点时种群数量都在增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错误。2.如图表示巴西龟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在t0~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D.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K/2【答案】C【解析】A、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正确;B、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B正确;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之后,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且捕获后种群的增长速率能保持最大,不会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C错误;D、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K为最大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D正确。3.下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是a时期引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止鼠害,在a时间点引入某种生物不是最合适的时期B.生物防治既能控制鼠害虫害,又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图中DE段鼠群的数量即是鼠群最小的K值D.引入的生物与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答案】C【解析】A、防止鼠害最好是在K/2前采取合适措施,显然,在a时间点引入某种生物不是最合适的时期,A正确;B、由图可知,a时刻引入某种动物后,能使田鼠数量控制到一定程度且不会使其灭绝,B正确;C、由分析可知,田鼠种群有两个K值,图中DE段鼠群的数量即是鼠群最大的K值,C错误;D、由图可知,a时刻引入某种动物后,田鼠的种群数量开始下降,引入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下降,引入动物种群数量下降后,田鼠的种群数量又增加,可见引入动物的关系最可能是捕食关系,D正确。4.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单一林与混交林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混交林的垂直结构复杂,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等资源B.混交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单一林高C.单一林长势整齐水平结构明显,而不存在垂直结构D.单一林和混交林能保持水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A、混交林由于生物种类多于单一林,其垂直结构复杂,提高了光照等资源的利用率,A正确;B、群落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B正确;C、任何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错误;D、森林保持水土,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5.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40~60h时,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稳定不变B.30h后,种内斗争加剧导致酵母细胞数量增长减慢C.调查酵母种群密度时,应用抽样检测法D.70h后,显微镜下计数,不能确定酵母细胞活菌数量【答案】A【解析】A、40~60h时,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但K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错误;B、30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一定值,随着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继续增加,种内斗争会明显加剧,B正确。C、调查酵母种群密度时,应用抽样检测法,C正确;D、70h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酵母菌死亡数量增加,显微镜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