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导语: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老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一)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对同样内容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为参加老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学习沟通的机会,探讨教学的艺术,沟通彼此的经验,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学到同仁的优势。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 一、拓展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 任何一位老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老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老师的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 在准备这次课的过程中,大家就每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的感受和看法。经验丰富的老师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年轻老师也积极献言献策。思想发生了碰撞,讨论的越深化,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三、相互对比,引起老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 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课标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解读;而应该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平等的与学生进行沟通、真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舞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这是当前新课改的必定趋势,如何做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站在对话者首席的位置,是当前新课改对老师的基本要求。而在导学教学中则全部的内容都由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更新观念,优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在沟通与研讨中,我发现了自身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