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X 论 文题 目: 专 业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论 文 完 成 日 期 20XX 年 XX 月 和谐社会中农村基层政权构建2024 年 10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心委员会第六次全心得议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而且也必须是城乡和谐,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形成于旧体制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虽然有所松动,但远未得到实质性地改变,而且当前城乡差距继续呈现加快扩大的趋向,农村贫困尤其是农村相对贫困日趋严重。农村社会的不和谐必定会成为整个社会和谐进展的障碍。只有实现城乡和谐、农村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正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所谓农村基层政权,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是指由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两者有机构成的统一体[1。目前农村多数基层政权建设卓有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展,但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严重新问题。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新问题(一)公仆意识淡薄,官僚作风严重中国封建社会的取仕之道,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官尊民卑”的官本位思想和”权力欲”倾向。受此影响,有些乡镇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薄,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不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放在首位,大肆攫取个人私利、部门私利。另外,一些乡镇领导推行政务时不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往往搞”人治”,凭”经验”办事。有的乡镇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或者取悦上级领导,不顾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利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果出现了”逼农致富”等事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经济、政治甚至人身权益,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利于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和谐、融洽,是威胁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二)权力结构失衡所谓权力结构失衡就是指基层政权内部政府权力过分集中而人大权力被削弱。人大权力的弱化造成人大地位的”边缘化”,在有些地方,人大形同虚设,每年只开一次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群众参和基层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行使自己政治权力的机关,它的”边缘化”使农民失去了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途径,堵塞了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同时也造成基层政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