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常规

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常规_第1页
1/12
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常规_第2页
2/12
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常规_第3页
3/12
急性呼吸衰竭一、病名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Failure,ARF)二、概述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小于 8kPa(60mmHg)或2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大于 6.7kPa(50mmHg)所致的临2床综合征。根据起病急缓,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但二者之间尚无明确的时间界限。一般而言,急性呼吸衰竭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迅速发生,患者既往呼吸功能多正常,因某种突发原因如异物吸入、吸入有害气体、镇静药中毒等,导致呼吸功能突然衰竭;机体尚未完全代偿。而慢性呼吸衰竭在数日或更长时间内缓慢发展,机体产生相应的一系列代偿性改变(如 HCO-增高)。⑴3(一)病因任何引起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的因素,均可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有:1、气道阻塞性疾病:如会厌炎、喉水肿、异物、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2、肺实质侵润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自身免疫性病变等;3、肺水肿性疾病:(1)心源性:心肌梗死、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疾患、左心衰竭;(2)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海洛因中毒、吸入化学物质、败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等;4、肺血管疾病:肺血栓栓塞,空气、脂肪栓塞等;5、胸壁与胸膜疾病:气胸、大量胸腔积液;6、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镇静药和麻醉药的应用、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危象等。[2](二)分类急性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I 型)和急性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II 型)。I 型呼吸衰竭主要由氧和功能障碍所致,而 II 型呼吸衰竭主要由通气功能障碍所致。但在临床实践重中,两者之间并无截然的分界线,许多病人表现为 I 型和 II 型呼吸衰竭同时存在。[3]三、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有时可见鼻翼煽动、端坐呼吸。上呼吸道疾患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有三凹征。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下呼吸道不完全阻塞如支气管哮喘。胸廓疾患、重症肺炎等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呼吸衰竭多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如潮式呼吸等。出现呼吸肌疲劳者,表现为呼吸浅快、腹式反常呼吸,如吸气时,腹壁塌陷。呼吸衰竭并不一定有呼吸困难,如镇静药中毒,可表现为呼吸匀缓、表情淡漠或昏睡。2、发绀是典型的缺氧体征。因动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增加,致耳垂、口唇、口腔粘膜、指甲呈现青紫色现象。3、神经精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常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