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深入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工作方案网络辅助教学是指将网络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来完成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它具有教学信息量大、时间的自主性和空间的开放性强、可供诸多用户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优点。网络辅助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网络辅助教学也是搭建教师与学生高效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网络辅助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1.整体规划,重点布局各学院面向全校多专业开设的医学基础类课程、医学专业类课程必须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同时,鼓励其他课程开设网络辅助教学课程。2.加强培训,分类指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会同教务处、人事处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学校在两年内采取教师自愿报名和院系集中组织两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并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教师学校颁发《现代教育技术合格证》。两年后,45岁以下教师(即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凡未通过考核者不能参加理论课教学,同时不能参加职称晋升。3.严格标准,奖优罚劣每学年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按照《重庆医科大学合格网络辅助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和《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网络教学评审指标体系》对学校所有网络教学课程进行评审。各学院面向全校多专业开设的医学基础类课程、医学专业类课程所建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必须通过《合格网络课程评审指标》评审合格后方可认定为本单位网络课程。各学院开设合格网络课程比例不得低于本学院开设的医学基础类课程、医学专业类课程的80%。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未达到标准的院系不得参加教学评优活动。同时,学校还将按照应合格网络辅助教学数量扣发次年度学院工作经费(合格率60%-80%按照500元/门扣发,60%以下按照1000元/门扣发)。学校对于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达到《优秀网络教学评审指标》要求的院系进行奖励,每年原则上按照全校合格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总数的10%的比例进行评选,获得优秀课程的单位一次性奖励5000元/门。本方案自发文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