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进展状况调查报告 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进展,有效盘活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强县战略,是我县教育进展的宏观战略决策。近日结合科学进展观活动要求和调研主题,经深化全县城乡各中小学进行调查,并在仔细分析我县城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经济社会进展规划,对我县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进展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一、现状分析全县全县教育进展现状二、当前我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进展存在问题我县城乡教育得到快速进展的同时,巩固普九成果的标准也在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经济进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进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我县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城乡义务教育进展不均衡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县城乡义务教育进展的一体化步伐。主要表现为:教育投入逐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进展的需要。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普遍不足。其因有三:教育现代化程度越高,其运行及维护的成本也越高;随着素养教育的实施,学生实践活动日趋丰富,学校开支增大;物价指数上涨。国家,省拨公用经费投入确实做到了逐年增长,但每所学校一年仅取暖费一项就几乎占去经费的 50%,农村生均 305 元和 425 元的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与学校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学校正常运转,跟不上高位均衡进展现状的需要,导致了学校硬件普遍不硬,农村中、小学虽然硬件设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但受公用经费高位增长的影响,普遍存在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中、小学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普遍使用不多,一部分村级小学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桌子、一块黑板的原始阶段,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跟不上办学条件改善步伐。城镇学校班级超载严重。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随着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强烈,加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免除,学生择校现象增多,造成城区学校办学压力过大,出现大班额。目前,我县镇内 3 所小学及 2 所初中均存在大班额现象。其中第一小学平均班额 59 人,年级最大平均班额 72 人,最少的也在 53 人左右;实验小学平均班额 63 人,年级最大平均班额 68人,最少的也在 56 人左右;2 所初中平均班额为 54 人,最大班额 62 人,最小班额 41 人。超过教育部颁发的每班上限标准近 1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师资整体力量薄弱。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得不到及时的充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