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体验的营销要素研究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体验是需求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体验经济也在逐步成长。在数字化条件下,网络和体验紧密结合并飞速发展促成了一种新形式的体验——虚拟体验的迅速增长。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了虚拟体验本文试图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虚拟体验的要素构成,并针对虚拟体验的要素特征找出商家的营销对策。 一、虚拟体验的文献综述 (一)虚拟 迈克尔·海姆教授在《从界面到网络空间》一书中讲到虚拟世界,在作者眼中,虚拟世界不完全是一种人造的数字化空间,或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映像,虚拟世界是与现实世界并存,甚至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要大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思维空间。基于海姆教授对数字化生存的人性化思考,本文作者认为虚拟是通过数字网络从现实世界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思维空间集合。这种思维空间包括了现实性的虚拟,可能性的虚拟和不可能性的虚拟。 (二)体验 最早提及体验这一概念的是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Ⅱ)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他们认为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派恩在其名著《体验经济》中又进一步解释道: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但是《情感营销》的作者斯科特·罗比内特对体验的解释是:体验是企业和顾客交流感官刺激,信息和情感的要点的集合。也就是说企业和顾客接触的所有时刻都是一种体验。施密特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是个体对某些刺激产生回应后的个别化感受。体验通常是由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造成的是人们内心的个性化的东西。它不是公共的产物,任何两个人的体验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体验是所发生的事件与个人的心理状态之间互动的结果。 综上所述,体验是一种生活,一种情感,一种思维过程,一种注意力的变化。本文所研究的虚拟体验是消费者的体验。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体验是消费者精神和情感互动所产生的情感集合。 (三)虚拟体验 关于虚拟体验,李海荣和 Biocca 是这样定义的:虚拟体验是指消费者在 3D 环境下与产品互动时经历的心理的和情感的状态。虚拟体验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一种情感,一种思维。本人在基于对虚拟和体验的认识,定义本文研究的虚拟体验是消费者在虚拟和现实的思维空间中产生的感官刺激,情感信息以及心理现象等众多情感和思维的集合体,消费者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