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给慈恩基金的感谢信 5 篇 感恩是如同一颗透明的水晶,让人倍感珍惜。用心体会每一次感动,你会收获漂亮与欣喜。感谢信的写作格式是书信体。写作时应篇幅短,中文 200 字左右即可。感谢信是文明的使者,从文体来说属于应用文体。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学生给慈恩基金的感谢信 5 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大学生给慈恩基金的感谢信 1 尊敬的香港慈恩基金会各位领导及各位义工: 您们好! 祖国奇妙辽阔漂亮广袤的云贵高云深处,有您们将要投资捐建的维新镇中心校普明教学楼。在您们的资助下,维新中心校将成为方圆几十里的一大亮丽景观呀!我们将面对环境优美的校园,宽敞干净的教室,我们时刻思念着,怀有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的您们。我们的学生将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正在茁壮成长。 面对您们的爱心和善行,维新镇中心小学 1100 余师生向您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感激之情,我们无以言表,只好借用一曲潘美辰的《爱的奉献》,来表达我们的心声: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辛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驻地距县城 60 公里,北隔总溪河与厍东关乡和毕节市田坝镇相望,总面积 70 平方公里,现有 3 万多人口,是全县少有的几个大镇之一。近年来,我镇在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倡的“科技兴县、教育强县”的战略指导思想中,内引外联,群策群力,实现了教育的“高投入、高增长、高效益”。办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师资素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名列前矛,尊师重教这一传统得到更加的提倡和张扬。但由于历史和地域经济等原因, 我们镇的教育依旧落后,校舍陈旧、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等问题依旧是我们痼疾,依旧制约着我们教育的进展。就拿这次的维新镇中心校来说吧,全校近 1100 名学生挤在 14 个教室里,有些班级学生数超过 100 人,十分拥挤。在这种情况下,是香港慈恩会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援建 9 间教室,这真是雪中送炭呀,必将为我们维新教育的进展带来蓬勃的生机! “帮助有限,爱心无价,传递真情,精神永存!”这是一份爱国精神的使然,是一份民族情怀的阐释!是一颗无言的中国心,是一份伟大在祖国情!教学楼还未完工,我们仿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