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1.1 编制目的 为了保护员工、相关方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分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形象,使分公司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保证应急工作科学有序,逐步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为分公司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2.1 (DBXS/HSE-CX22 A/0 1/5)《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1.2.2 《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分类分级1.3.1 分类分公司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三类:a) 突发事故灾难事件:主要包括火灾爆炸事故、交通事故等。b)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职业中毒事件等。c)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油品调度运输突发事件、公共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等。1.3.2 分级 参照国家和上级公司有关规定,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因素,分公司突发应急事件分为四级。Ⅰ 级突发事件(公司):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严重,对员工、相关方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大人员伤亡、特大财产损失或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集团公司声誉影响,集团公司必须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Ⅱ 级突发事件(公司):指突然发生,事态严重,对员工、相关方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企业声誉影响,公司公司必须调度多个部门和单位力量、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Ⅲ 级突发事件(分公司):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严重,对员工、相关方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较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社会影响和企业声誉影响,需要分公司调度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事件。Ⅳ 级突发事件(作业现场):指突然发生,对某一作业区域内员工人身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危险,调度班组力量和资源或需连动小范围力量进行应急处置即可解决的事件。本预案的各专项应急预案应参照该分级规定执行。突发事件分级表见附件 1。1.4 适用范围1.4.1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是分公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