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 秸秆能源化利用新产业 专利项目 可行性计划报告1. 总论及项目背景2. 国内外市场环境综合概述3. 项目简介4. 产品及用途5. 项目计划6. 经济效益/年7. 技术优势对比8. 项目竞争优势9. 社会效益 10. 秸秆利用相关扶持政策11. 秸秆能源化利用与气候变暖12. 风险分析和风险规避13. 至投资商14. 合作15. 附:山东省燃料检测中心《检测报告》检测页简述: 在许多人眼里农作物“秸秆”是废物,其实是尚未开采的“新能源金矿”即可获得阳光政策扶持,巨大经济效益,又可利农增收,改善自然环境、甚至减轻气候变暖,秸秆能源化利用 专利项目待有识者。专利号:200720030847.X 200710127759.6发明人:庞佃丰 邮箱:pangdianfeng@163.com地 址 : 山 东 . 济 南 电 话 : 0531—86994240 手 机 :15865257283 一、总论及项目背景自 2006 年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逐渐步入多事之秋,服装、纺织、食品、玩具等贸易壁垒接踵而至。连农民种植的大蒜也深受贸易壁垒之害。特别是近期因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贸易壁垒更加多种多样。 肯定没有木炭和其加工品贸易壁垒。因为木炭类产品是需要砍伐林木的,资源消耗性商品。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林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不生产木炭、及加工品,对国外木炭零关税补贴进口。我国 2003 年起已经严格禁止原木炭出口。其他发展中国家、消耗林木制炭,发展经济的同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纷纷效仿我国。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人类生存、恢复植被、让森林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最为有效。木炭及深加产品作为不可缺少的能源、寻找和开发替代产品是人类必经之路。我国大量的农作物种植、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被大量焚烧。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使机场难起降,高速路难行。虽然政策禁烧,玉米、小麦、水稻等被粉碎还田,但是大量的棉花、芝麻、蓖麻、向日葵等无法还田的硬质秸秆,仍然被堆弃(其中仅棉花种植面积 8300 万亩)。在自然条件下腐烂,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 20 多倍,同时被还原性微生物释放成大量二氧化碳,形成大量温室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农作物秸秆”其实是尚未开采的“金矿”完全可以变废为宝,而且秸秆资源取之不尽。本项目是基于笔者多年“秸秆炭化研究”的无污染专利技术。秸秆制炭生产,正阻断上述废弃腐烂过程 (祥见十一、秸秆能源化利用与气候变暖项)。利用棉花等硬质秸秆生产的“秸秆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