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故宫 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 24 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 1368~1912 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自明代皇帝朱棣 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 ,即开始营造紫禁城 (故宫)宫殿,至明永乐 十八年(1420 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 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 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占地 7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共有殿宇 8707 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故宫四面环有高 10 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 961 米,东西宽753 米,城外有一条宽 52 米、长 3800 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 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委员会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 9000 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而代表皇权的莫过于宝玺。 明朝二十四国宝,清朝二十五国宝。 清朝 25 方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帝之宝”、栴檀香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经典具有权威性、不朽性、传统性。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同时,她与今天的文化建设是相连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 说,经典文化永远都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都是其得以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 北京故宫为汉族建筑之精华。北京紫禁城(故宫)为明代修建,清承明制,有所增益。故宫建筑群中,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