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品简介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储层类型多样,油气藏受储层控制,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油气产出变化大等特点,致使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面工程方案设计面临巨大困难与挑战。本设计秉承着"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总体方案由集输工程设计、站场工艺设计、辅助工艺系统设计、经济评价和HSE五部分构成。在集输工程设计中,由于该区块地处沙漠地区,考虑到沙漠油田的特点,在总体布局上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沙漠腹地的工程内容。经过综合效益评价,制定了"简化前头、完善后头”的总体布局原则。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了井口—计量站—联合站的二级布站方案,并对该方案的适应性进行了校核;基于优化算法,分别对不同数目计量站下的站场布置和管网布局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就这几种方案进行了优选;基于对该区块油田的产能预测,借助HYSYS和OLGA等商业软件,完成了对集输管网的工艺设计,包括集输管道结构设计、凝管风险分析、结蜡风险分析、水合物形成与防治分析和清管工况分析。在站场工艺设计时,充分考虑油田产量的波动以及开采后期含水率增加等特点,采用两期建设模式,即先期只建设部分工艺处理流程,以满足油田开采初期流体处理的需要,后期则在原有基础上扩增相应的处理工艺,以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处理需求。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对计量站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制定计量站后期改造方案,完成了设备选型;根据油气田产量变化特点,对联合站的油气水处理工艺进行了设计,具体包括井流除砂、油气水三相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原油脱水、天然气脱酸、天然气脱水、污水处理和就地水回注等,同时对联合站的辅助工艺进行了设计;根据区块周边依托条件,对原油、天然气储存外输方案进行了设计。对本方案进行了经济评价和HSE管理,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经济评价方面,首先对项目进行了投资估算,然后利用动态评价方法对本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报期、财务净现值进行了计算,发现本项目盈利前景良好,同时对内部收益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指导后期运营;HSE管理方面,对项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安全隐患、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本设计方案具有如下特色:1•利用传统商业软件与自身开发软件相结合,对管网布局进行了优化,同时优选了集输工艺;2.在站场工艺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油田的动2作品简介态开发,采用两期建设模式,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3•在设计中,采用了"简化前头,完善后头”的要求,充分减少沙漠内部设施建设,同时充分利用井口压能完成后续集输和处理,极大的节约了成本;4.针对该区块脱气原油中轻烽含量较高的特点,在原油稳定工艺中采用分馄稳定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实现了轻烽的回收和热能的充分利用,在降低原油的蒸发损耗、回收轻燃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资金投入,满足了油田建设的需要。I目录目录目录.....................................................................I第1章总论...............................................................11.1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1.1.1设计依据...................................................11.1.2设计原贝IJ..................................................................................................11.2遵循的标准规范...................................................2第2章设计基础数据.......................................................52.1区块概况.........................................................52.1.1地理位置...................................................52.1.2自然及气候条件.............................................52.1.3油藏概述...................................................52.1.4生产指标...................................................62.1.5井网分布...................................................72.2井流物性........................................................92.2.1地面原油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