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 回顾教材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一个完整的主题教学单元,它体现了新课程亲近自然,珍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理念。在本单元中主要编排了四篇课文: 《乡下人家》呈现的是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生活画卷:碧绿的藤蔓,应着时令开放的鲜花,和着春雨探出头来的嫩笋,那觅食的鸡群,那嬉水的小鸭,那树荫下的闲话家常,那纺织娘美妙的歌声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如闻其声,好像听到了熟悉的蛙吵虫鸣;如见其人,似乎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享受着乡下人家乐趣。 《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白日,荷兰牧场辽阔无际、宁静和谐: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羊、猪、鸡,在绿草低地上悠然自得,宽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夜晚,荷兰牧场祥和寂静、奇妙含蓄:牧场沉入一片静谧之中,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在这里,我们体验到了动物、人、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古诗词三首》诗化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趣味的图画《。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草木茂盛、稻田平展、烟雨蒙蒙、杜鹃声声的明亮图画《。四时田园杂兴》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突出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渔歌子》描摹的乡间田园画面更是动人:远山的绿色,鹭鸶的低徊,桃花的瓣落,鳜鱼的跃起,渔翁的蓑笠,色彩明丽,画面清新。 《麦哨》以麦哨为线索,以前呼后应的音律,呈现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萝卜花、丰满的麦穗、肥嫩的青草、甘甜清凉的茅针,从而隐喻出生活在田园里的孩子们,童年生活就像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 走进这组课文,在优美的语言中感受乡村美。这四篇教材,在时间上横跨古今,有现代人笔下的《乡下人家》,有《麦哨》,有古代人笔下的《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体现出古往今来人们横亘不变的田园情结;在空间上超越国度,从东方田园的蛙吵虫鸣(《乡下人家》)、麦哨声声(《麦哨》),到西方田园的古典宁静(《牧场之国》),展现了人类对于乡村田园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风格各异、题材多样,为孩子打开了一轴美轮美奂的乡间田园画卷! 走出这组课文,在整体的训练中蓄积田园的情。在这个教学单元中,四篇将乡村田园描绘得如诗如画的课文,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了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的活动中;口语交际是在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说说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