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农村的小学中的作文教学 :农村孩子作文回归 中国是一个有 13 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 56%的大国。长久以来,农村孩子们的作文脱离农村、脱离农民、空话假话联翩、虚情假意满纸的情况可谓是司空见惯,一些孩子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农村是想象中的农村,笔下的家乡是别人的家乡,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这些现象不知道让多少老师头疼,无可奈何。通过分析发现,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厌恶作文,害怕作文,这样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其实,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培育孩子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就要引导他们选择、捕捉熟悉的生活材料,选择他们乐于表达的话题:山坡上的草木,田野里的庄稼;溪水中的渔趣,泥土里的诗情;父母的家常,邻居的和谐。然后指导孩子们进行归纳、提炼,迸发处倾诉的欲望,进而将积累的素材付诸笔端,这样作文就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 一、看农村新貌,素材回归农村 大自然是学生的绿色课堂,农村是个宽阔天地,它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孩子们写作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写江南水乡之美。在取材中积累素材,在写作中表达真情。 1.田野风光美为我赏。农村田野风光是漂亮可爱的,这是孩子们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水稻、油菜、小麦、桑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漂亮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积累到自己的作文当中,这样可以避开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避开猎奇心理,又可以锻炼孩子们捕捉素材的能力,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 2.家乡景观美为我颂。我们的家乡是典型的丘陵地区,这里山多水多,人民勤劳能干,綦江以山为背景,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古剑山、白云观、清溪河、藻渡河、东溪古镇,既有有山峦叠嶂,也有水波不兴,潺潺之声,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岸边的古树,水上的渔舟,小桥流水,石堤埠头,临水之户,古镇人家这些都是小作者笔下的好材料。由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