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关系扫与对策 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关系扫与对策 国内大循环为主着眼于提高国内经济进展的效率与公平,国际大循环逐步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更好地分工协作,及应对人类共同难题。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格局逐步形成,大国经济才能做到行稳致远。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进展格局。就要坚持创新进展,加快有助于效率提升促进公平的制度变革,尽快形成新的全球化伦理,等等。 7 月 30 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进展格局。这一重要方针战略的提出也反映了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化。2024 年注定是一个要载入史册并留下浓重一笔的年份,这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可能会对未来的全球经济进展带来深远影响。第一个重大事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暴发。截至 8 月 10 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接近 2000 万例,达到19988503 例。其中,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感染人数达到 520 万例,死亡人数超过 16 万人,疫情还在继续蔓延。第二季度美国真实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滑 32.9%,这是 1947 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虽然较早在国内暴发,但是现在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受此影响,上半年中国经济下降 1.6%,其中一季度下降6.8%,二季度增长 3.2%。 实际上,本次疫情因为时间长、跨度大,在多个重要经济体迟迟得不到稳定控制,它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逐步显现。因为抵抗疫情而实行的居家隔离、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使经济活动停滞,在疫情期间只有关键性、基础性行业与产业在继续营运。在现代经济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受到的冲击尤其剧烈。疫情还对全球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为抑制疫情,各国纷纷实行限制人员流动的政策,国际航班大幅减少,人员流动急剧缩减。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的物资流动,也深受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深受疫情冲击。 其次是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疫情暴发前,逆全球化趋势就有所抬头,疫情暴发之前,随着大量人流物流的减少,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更加严峻。 一、国内大循环是以提高国民福祉为依归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经济实现腾飞。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 大循环,融入全球分工链条并在国际价值链上不断攀升的过程。虽然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数千万人的脱贫。但是经济进展还有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