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让幼儿学会尊重别人,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首要条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良方。老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让孩子长在天长日久的受尊重的潜移默化中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 (二)教幼儿学会爱、学会关怀他人 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间培育出来的,更不是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 1、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和家长应从自身做起,在有意识地对哈子进行爱心教育时,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作为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怀爱护每一个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老师之间也应该互相关怀和尊重 ,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多使用爱的语言。 2、培育幼儿形成助人为乐、关怀社会、热爱公益事业的良好思想品质。如组织幼儿给灾区小朋友捐献衣服、图书、玩具等物品,组织幼儿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参加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等媒体力量引导幼儿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边相互友爱的事迹讲给幼儿听,培育孩子的爱心,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拨下爱的种子,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 (三)教幼儿学会礼貌待人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 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如谦逊文明的语言、尊敬有礼、落落大方的举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礼貌教育呀从小抓起,老师要为幼儿制造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条件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承认。能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得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2、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 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的道歉,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3、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不插嘴、不阻碍,成人对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听,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总之,老师和家长要做到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柔有礼貌。 (四)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无数事实证明,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热爱劳动、勤奋好学者。相反,懒惰往往使人愚昧无知而无所作为,热爱劳动,不仅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育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