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有毅力教学设计 认知: 1.知道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有毅力的人。 2.同意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主动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练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这一课与下两课同属一个单元。设置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培育坚强的意志。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因而在学习、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上课听讲精神不集中;想改正缺点,却又管不住自己,等等。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培育坚强的毅力,是促使他们进步的重要一环,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分三个板块。 1.第一个板块是导入,用讨论问题的方法引入课文的学习。三年级有《做事有始有终》一课,让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并对比一下自己的行为,很有好处。这为学生巩固已有的道德知识和学习新课,深化对该观点的认识,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2.第二个板块是课文,分为三部分。 3.第三个板块是练习。 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为什么做事要有毅力,老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告诉学生有毅力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做到有毅力,因为懂得做事要有毅力容易,而要做到有毅力,那就比较难了。同时,该课的教育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因为坚忍不拔的毅力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给学生一些行为上的指导。 2.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四点:一是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有毅力;二是懂得什么是毅力;三是明白怎样去培育毅力,即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主动锻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3.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列举自己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里学过的事例和自己熟悉的其他事例,来认识培育毅力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有毅力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坚韧不拔的人。 2.同意做一个坚韧不拔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炼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能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幻灯片打出图一,图意是:一个老大娘手拿着一根铁杵,在石头上磨的情景。图二是老大娘拿着磨好的针,满脸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