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摆的讨论》教学反思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摆的讨论》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摆的讨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摆的讨论》教学反思 1 一、取舍合理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中学生将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讨论与思考,并且去验证学生自己的一些猜想。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排除一些原有的不合理的前概念,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节课上,学生将测量不同重量摆锤的摆在 15 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和不同长度摆绳在 15 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学生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影响摆的快慢主要是摆绳的长短。但是,在课文的最后又提出了新的讨论问题,即:摆长也是影响摆的快慢的一个因素。所以说,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从问题中来,又带着问题离开。 修订以后的《摆的讨论》这一课,舍去了原教材中影响摆的快慢三个因素中摆幅大小的讨论,教材将这一内容移到了上一课完成,应该说这样的教材更容易教学。因为,原先的教材,是将三个因素一起在一堂课里讨论,这样时间难于控制,效果也不理想。不过,由于今日这堂课是公开课,这一课又是第二教时,所以我还是适当地引用了“摆幅大小”这一因素,但不作为讨论的重点。 二、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摆的讨论》这一课,主要进行的是两个实验,一个是摆锤的轻重对摆快慢的影响;另一个是摆绳的长短对摆快慢的影响。在老师用书上,期望老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起到一个从“扶、引、放”的教学思路。而在我看来,两个实验,要完成“扶、引、放”三个过程,很难。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一课老师用书上的内容,至少是这一部的内容,仍旧停留在老教材的框架内,还没有及时地更新。所以,在今日这堂课中,我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方法,采纳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探究方式,老师只是整个活动的参加者和合作者。这样的教学即可以避开由于讨论内容过多而造成探究时间不够,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化、细致地探究。 三、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材料的运用,主要就是对教具的运用。在课堂上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能够使教学更加深化,目的性更加明确。在今日课堂上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中,也就是让学生测出 15 秒内各个摆摆动的次数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各个不同长短的摆,让每组学生的摆在 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