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翠鸟》课堂实录小学语文《翠鸟》课堂实录 一、揭题 师:儿时,在这条西河上,行驶着几艘渔船。其间,许多鱼鹰立于船头,像列队的士兵,待渔人一挥竿子,它们就纷纷下水捕鱼。今日,我们也要认识另一种善于捕鱼的小鸟,它外行小巧,色彩艳丽,这就是——翠鸟。(板书课题) 点评:用孩提时的富有感染力的亲历见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吸引儿童的情趣;消除拘束感,努力构建与学生“共鸣”的平台,营造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自主提问 师:一起深情地叫叫它的名字。 生:翠鸟。 师:学习文章前,你想知道有关翠鸟的那些知识? 生:我想知道翠鸟的颜色。 生:我想知道翠鸟怎么捕鱼的。(板书:捕鱼) 师:刚才那位想知道翠鸟什么颜色的同学,我想告诉你,颜色只是样子的一个方面,希望你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该生点点头)(板书:样子) 生:我想知道翠鸟住在哪里?(板书:住处) 点评:巧妙运用阅读的期待效应,激活求知欲望;并得体、自然地处理好学生的回答与板书的“冲突”问题。 三、明课文结构,择学习内容 师:现在大家带着这3个问题去读课文,一组一个自然段;想想解决这三个问题,该分别学习哪个部分? (生分小组读1~4自然段,师小声地与生跟读,后师读5自然段) 生1:要知道翠鸟的样子,应该学1自然段;要知道它怎么捕鱼,应该学3自然段;要知道他的住处应该学第4自然段。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2:不同意,第2自然段也是写捕鱼的。 师: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2:因为2自然段写翠鸟捕鱼时在等小鱼。 师:你很细心,善于思考,我同意你的说法。(师随即在板书上注明段落归属) (故作神奇状) 师:我们先学习哪个部分好呢?(众生开始持不同的意见) 师:谁说得有道理,就遵照谁的意见,好吗? (生思考、作答) 生3:我说不出什么道理,就是想看看翠鸟长什么样。 师:你很诚实,其实你已经说出了道理。 生4:因为我首先看到第1自然段,我们应该按书上的顺序来学。(众生笑) 师:她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生5:我想先学写样子的部分,再学写捕鱼的部分,这样我就可以讨论一下翠鸟为什么善于捕鱼。(师带头鼓掌) 师:翠鸟善于捕鱼不假,你的回答证明你更善于思考。 师:我们就遵照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先学习描写样子的段落。 点评:分组朗读,对老师而言,可以摸清学生现有的认知状况;对学生而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同时培育了边读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