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老师集体备课计划小学语文老师集体备课计划 小学语文老师集体备课计划 1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要求老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讨论者”,老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讨论者,为了让老师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讨论大纲教材,探讨教法,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学校改革原有的备课制度,实行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导处包备课组,教导处监控检查的三级备课制度,在全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讨论的氛围,从而切实提高老师的素养,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大幅度提高教学成绩。 备课是老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老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个人闭门造车的单一的备课活动,在实施素养教育,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今日它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学中如何发挥教研组的优势,强化集体备课? 一、强化参加意识,明确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备课活动的模式应该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备课必须以个人备课为前提,为基础。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在个人备课时,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修改个人教案。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制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的阶段。 要抓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就要强化老师的积极参加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老师的自觉行动。为达到这一目的,在集体备课中可以按教学内容结合老师的各自的专业和特点每次定“中心发言人”实行轮流坐庄,并辅以“共同讨论”让每个老师能真正参加这一活动。 实行老师“中心发言人”正是对老师备课成效的一种检查、督促,而且有利于总结和沟通。这一点能更好体现中心发言人的主导作用,但作为其他参加人不能袖手旁观,等待“索取”。也要积极参加讨论,主动补缺。因此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体现互补性和协调性,他既能发挥个人的专长,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是老师彼此之间个体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价值,让集体备课更有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 二、强化管理做好:“一、三、五” 集体备课是老师的集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但是若管理不善,势必使之流于形式,起不到集体备课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集体备课中要强化管理,做到“一超前”、“三落实”、“五统一”。 “一超前”即提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