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市场定位与绿化建筑的双赢 本项目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全部地下停车;采纳了外墙外保温体系和高效照明设备,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居住环境。项目运用了雨水回收利用的技术,编写场地内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减轻小区公共用水费用。1)地下空间利用与室外环境。本项目申报范围用地面积 51504.1m2,建筑占地面积5640.1m2,居住人口 3456 人,人居居住用地指标为 14.90m2/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建筑面积达到 41246.80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 7.31∶1,地下空间作为汽车库、送风机房、排风机房、泵房、雨水处理设备间等辅助用房使用,节约了地上的使用面积。 本项目住区整体绿地率达到 64.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5m2。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景观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如黄连木、加拿大杨、山杨、枫杨、蒙古栎、刺槐、国槐、金枝槐、蒙椴、榆树、金叶榆、水杉、馒头柳等。选用少围护、耐气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2)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本项目采纳外墙外保温体系,除 31 号~33 号北侧窗墙比略高于标准要求外,其他建筑朝向的窗墙比均远低于标准要求。屋面采纳双层 60mm 厚 SF 憎水膨珠保温砂浆中间夹 4mm 厚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保温层做法,传热系数达到 0.41W/(m2K);外墙采纳 95mm 厚聚氨酯硬泡沫塑料外保温加 200mm 厚钢筋混凝土,传热系数达到 0.21W/(m2K)~0.27W/(m2K);外窗采纳隔热铝合金框,玻璃采纳辐射率不大于 0.15 的 LowE 中空玻璃,离线 6+12Ar+6,遮阳系数 0.53,气密性为 6 级,可见光透射比 0.50,传热系数达到 2.0(2.1)W/(m2K),均远小于标准要求,保证建筑能耗不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值的 80%(见表 1),更大程度节约能源,降低住宅运转的能耗。3)节水与雨水回收利用。本工程所用卫生洁具及配件均采纳节水型产品;建筑生活用水、地库冲洗、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景观补水等各主要用水点均按用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根据水平衡测试标准 100%安装分级计量水表;采纳喷灌的节水灌溉方式,水源为雨水编写处理合格后的非传统水源。本项目设计采纳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编写项目内屋面雨水,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景观补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 1.27%。4)室内环境质量模拟分析。本项目申报的 31号~37 号楼主要包括 3 个典型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