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的实践报告 建设工程监理招标一般包括:招标准备。发出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组织资格审查。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踏勘。召开投标预备会。编制和递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和定标。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等程序。建设工程监理招标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招标组织,明确招标范围和内容,编制招标方案等内容。明确招标范围和内容。综合考虑工程特点、建设规模、复杂程度、建设单位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明确建设工程监理招标范围和内容。编制招标方案。包括:划分监理标段、选择招标方式、选定合同类型及计价方式、确定投标人资格条件、安排招标工作进度等。编制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一般应由以下内容组成: 1、投标邀请函。 2、投标人须知。 3、评标办法。 4、拟签订监理合同主要条款及格式,以及履约担保格式等。 5、投标报价。 6、设计资料。 7、技术标准和要求。 8、投标文件格式。 9、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他材料。 组织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在于了解工程场地和周围环境情况,以猎取认为有必要的信息。潜在投标人自行负责据此做出的推断和投标决策。招标人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主持开标,邀请所有投标人派代表参加。开标时间、开标过程应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开标要求和程序。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编写评标报告,并向招标人推举中标候选人,或经招标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招标人应按有关规定在招标投标监督部门指定的媒体或场所公示推举的中标候选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定标原则和程序确定中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并在 15 日内按有关规定将监理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提交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 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合同,如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咨询合同、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等。合同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建设工程实施的基本手段,也是项目监理机构控制建设工程质量、造价、进度三大目标的重要手段。完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应包括:施工招标的策划与实施。合同计价方式及合同文本的选择。合同谈判及合同条件的确定。合同协议书的签署。合同履行检查。合同变更、违约及纠纷的处理。合同订立和履行的总结评价等。 根据《20xx 建设工程监理法律规范》,项目监理机构在处理工程暂停及复工、工程变更、索赔及施工合同争议、解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