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高考目标定位】考纲导引考点梳理1.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 了解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1. 物质的量浓度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考纲知识梳理】物质的量浓度1. (1)概念: (2)单位 符号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例:配制 500ml,0.1mol/l 碳酸钠溶液(1)所需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2)配制步骤: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为 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500ml 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 2—3 次,并沿玻棒注入容量瓶中。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 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3)误差分析: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有溶液洒落;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 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要点名师精解】一、物质的量浓度(CB)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 单位:mol·L-1或 mol·m -3注意:1.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如 C(Cl2)=0.1mol·L-1,C(NaCl)=3.1mol·L-1;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如 C(Al3+)=2.6mol·L-1,C(SO42-)=0.3mol·L-1。[2.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NH3、Cl2等溶于水后成分复杂,求算浓度时仍以溶解前的 NH3、Cl2为溶质。3.V 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4.在一定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大小不变,所含溶质的质量改变。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 所需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钥匙改为量筒。2.配制步骤(1)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3)溶解:将称量或量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4)转移: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