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教案第一课时:物质的组成、分类[2010 考试大纲]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能力培养]通过对物质组成分类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归纳的能力,训练概念之间比较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类物质中存在微粒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认识:“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科学方法与品质]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重点]物质组成、分类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理解。 [难点]各类物质中存在微粒规律性的分析。[高考预测]1.高考试题中常用选择题来考查考生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和核素、无机反应和有机反应的分类、化合价、原子结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高考中常会以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概念来考测考生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辩折能力。2.无论是基础型试题还是能力型试题,问题的答案大多会要求考生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等基本化学用语来表述答案,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答案中化学用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以说,熟练掌握化学用语、理解这类化学用语的含义、特别是能规范化运用显非常重要。[教学过程]考点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1.离子与基团:用心 爱心 专心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原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区别是一种原子是一种单质联系同位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可构成同素异形体实例16O 和 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