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历史热点--防控甲流 一、时事热点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09 年 11 月 9 日下午来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考察甲型 H1N1 流感疫苗研发与检验工作,并在现场召开了应对甲型H 1 N 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会议。他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治的原则,坚持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坚持强化预防、突出重点、加强救治、减少危害的防控策略,进一步做好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稳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2009 年 12 月 17 日宣布,世界上首个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中成药“金花清感方”现已进入新药研发阶段。“金花清感方”是从 100 多个治疗温热病的历史名方中精选出来的,主要以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为依据。作为一个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将在北京市 28 家中医院和一些综合性医院用于治疗甲型 H1N1 流感。预计明年 1 月该药正式取得医疗机构制剂生产许可。据介绍,临床验证结果表明,“金花清感方”中药可缩短患者的发热时间,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在治疗过的病人中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费用低廉,仅为“达菲”药费的 1/4 左右。二、历史考点分析(一)大纲版1.中国古代的医药学成就(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 多年。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4)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要点。(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