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历史热点―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模块:时事热点材料+历史考点分析+高考真题选编+原创试题演练一、时事热点材料2010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对 2009 年政府主要工作作了回顾:(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四)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接着,温总理对 2010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作了说明。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900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八个方面工作是:(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二、历史考点分析(一)经济发展是基础1.新课程实验版(1)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5)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2.旧大纲文综版(1)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