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一轮简约版教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过程经过:太平天国由南到北发展。前期:从 1851 年广西金田起义到 1853 年定都天京;颁布具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1853 年达到全盛时期;后期:1856 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防御战;洪仁王干主持朝政,发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64 年湘军攻破天京,失败。(二)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补充:1、《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二、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1、同盟会: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武昌起义:由与同盟会保持密切联系的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策划,在起义计划泄密的非常情况下,1911 年 10 月 10 日,由革命士兵熊秉坤、金兆龙率先起义,并取得成功。革命党人建立第一个省级政府——湖北军政府,国号“中华民国”。3、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受武昌起义的鼓舞,全国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