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根据对多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总结,得出高考的根本重点在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这才是"本"!虽然近几年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但是能力也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基础何来能力?所以第一阶段复习的重点是对书本内容的归纳总结,整理、弄清概念,明晰思路。要以基础知识为本,重点放在课本上,这一阶段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我进行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模式如下:阅读教材→建构知识网络概念图→完善知识体系→典型例题分析→巩固训练 ↓ ↓ ↓ ↓重温旧知→ 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查漏补缺 → 巩固知识培养解题能力1、 阅读教材的重要性 无论高考考怎样的难题,其知识点、立意点、能力基础都是不会离开教材的,生物的专业名词多、概念多,生僻字多,学生一定要熟读教材,教材上的概念、原理、经典实验的思维方式与过程学生一定要理解,不写错别字。教材上的课外读、小资料往往也成为高考的材料出题,学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熟能生巧。2、 建构知识网络第一轮复习是将高中生物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有利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形成便于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网络图。方法一:学生阅读教材自己绘制概念图。方法二: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知识再现”进行章节复习,再由学生归纳,建构相关的概念图。3、 完善知识体系对学生建构的网络图进行师生共同评价,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内容,完善本单元知识体系。4、 渗透解题训练a、在历年高考中,涉及本单元的题型,进行解题训练,选好题、做好题、讲好题,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b、 典型试题带入知识点的复习,引起学生的重视。4、学生巩固训练实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的复习 知识网络:微生物的类群( 、 、 )碳源(概念、种类,自养/异养的区别)微生物需要的营养 氮源(概念、种类、功能)物质及功能: 生长因子(概念、种类、功能、补充原因) 水和无机盐微生物的营养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1 培养基的种类 液体、半固体、固体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改变遗传特性、控制发酵条件及实例)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 发酵的概念和种类 抗生素发酵、维生素发酵、氨基酸发酵等厌氧发酵和需氧发酵调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