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寒衣节的习俗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日江南的很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慢慢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行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很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祭祖:分春秋两祭,民间有句话,叫清明季节人找鬼,中元季节鬼找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人。所以每年的清明季节时,人人为了让逝去的亲人不孤独,也让他(她)们的安眠之所平安,便纷纷上坟扫墓,焚黄挂白,也就烧纸钱,挂纸钱,借以纪念先灵,证明此地安眠者还有后人牵挂,旁人就不敢在坟头动土、欺侮;而至于中元时候,人们勤劳两季之后,不管什么作物的新奇产品都要出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孝顺的民族,有好东西自然先让先辈品尝,所以就请先辈的灵魂回来品尝鲜品,所以就有了秋祭。农历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殊注意祭祀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暖和。十月一,烧寒衣,寄予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日江南的很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慢慢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行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很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蔡伦刚创造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焦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方法,摆脱了逆境。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难过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伤不已,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专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慧娘唱了许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可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很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