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爱心活动家访笔记活动地点:广西**县**乡**学校生源地,主要包括伶站瑶族乡陶化村和浩坤村的一些瑶寨活动时间:20**年10月2日-4日家访笔记:**县伶站瑶族乡**学校位于百色---**的三级油路上,**县闻名高山瑶族部落风景区岩流瑶寨四周,该学校目前有包括附中在内的九个班级九个班级,有老师9人,本学期有同学146人,几乎全部为四周岩流,竹洞,**,弄洞弄项,弄诚等瑶族村寨的孩子。通过了解,该校同学的下面几点状况非常让我们的队员留意:第2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该校有同学146人,其中有133位瑶族同学,占全部同学的91%;(2)该校有同学146人,其中有孤儿或者半孤儿18名占全部同学的12.3%;我们利用10月2号-4号三天时间到岩流,竹洞,**,弄洞等村寨进行了解。家访第一站:2号晚上去了岩流瑶寨。这个寨子的群众住房大部分还是只有30平方米大小的茅草房,虽然寨子位于旧的油路上,但是这个寨子好像没有从便利的交通条件上得到什么大的转变,在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发觉很多家长不会说也听不懂一般话和桂柳话,我们见到很多还应第3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当读书的适龄女童刚从地里干活回来,她们都不读书了。这个寨子里有几位同学家是我们当天家访的重点:1.罗昌二是**学校附中初二班的同学,成果很好,上学期期末考试班里第一名。他的父亲在许多年前就生病去世了,他有个在外打工的哥哥,两个姐姐已经出嫁,现在就他和妈妈住在低矮的小茅草屋里。我们很困难的和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妈妈沟通着:她妈妈说盼望他的昌二可以好好读书,将来能有出息,但是很担忧将来去外面读高中或者其他学校没有钱,她情愿把他的昌二送给情愿给他钱读书的好心人。我想当时就在旁边听着的昌二肯定和他妈妈一样有许多无奈与辛酸。从他家到大路只有大约20米,但是几乎没有路,我们在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下四脚爬着。2.罗绍威在**学校六班级读书,他的头发没有染过却是黄色的,第4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他原来应当上学校了,但是他很可怕学不懂,所以坚持再读一年六班级。他有个弟弟在五班级。还有个妹妹罗小萍,原来上二班级,但是现在已经不读了,我们问为什么,他的父亲回答“她说她妈妈老了,在家干活辛苦多,她不读书了要在家里帮忙”,但是他弟弟却回答说“爸爸叫姐姐帮放羊”。我们还去了寨子里最富有的一家,家长大约30岁左右,却建了寨子里唯一的一栋楼房,他说他读过一年学校,家里做了个小卖部,但是卖的东西很少,主要是酒类和小孩吃的糖,他的孩子还没有到上学年龄,他说肯定会送他的孩子读书。我们还发觉一个很兴奋的状况,那就是他还没有上学的孩子会用一般话和我们说话。有点文化的家长就是不一样啊。岩流瑶寨一共有大约20户人家,我们分为两组几乎都去了,还有许多感悟无法言表。第5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大家感觉好像时间倒流到了原始时代,的确,很多家庭的生活条件是让现代人看了就会掉泪的。我们在晚上开的活动小结会上都发表了很多深刻的感想。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两天的更多经受会更……家访第二站:3号吃过早餐,我们带上午饭干粮往学校后面山上的竹洞爬。这段路使全部队员终生难忘,难怪在活动宣扬单上说可以把这次活动当做一次刺激的探险活动了,抬头就可以观察的寨子我们爬了2个小时,上到三分之一路程就开头在悬崖上爬行,大家都恨死了队长,因为他老是说“快到了,还有几分之一就到了”。最终到的时候大家都累坏了。特别不理解这里的孩子每天上下山去上学是怎么走的。也很惭愧那些老人小孩常常走的路对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竟然是那么大的挑战。竹洞现在有8户人家,是八个兄弟家,我们在五班级的王才家休第6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息,她的爸爸在他2岁就去世了,妈妈拉扯着四个兄弟姐妹长大。现在姐姐已经出嫁,原来读初一的哥哥王贵去年就回来了,妈妈说他们没有爸爸,想让老大早点成家,但是坚决支持王才连续读书。王才家住的是瓦房,真不知道这些材料是怎么从山下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