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目标导航】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4.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1.体温: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37℃,但在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1℃。2.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意义1.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维持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1)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2)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最初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2)经典解释: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3)现代观点: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免疫调节是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正常的血糖浓度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2)正常的体温和 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三、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机制的实验原理及结果1.原理分析:在实验中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 pH 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 pH 相对稳定 的机制。2.实验结果——绘出用盐酸或 NaOH 分别处理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后相应的 pH。变化曲线如下:知识点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B.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答案 C解析 内环境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