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高考目标定位】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纲知识梳理】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过程P 黄圆×绿皱 ↓F1 黄圆 ↓F2 9 黄圆∶3 黄皱∶3 绿皱∶1 绿皱2、现象(1)F1全为黄圆。(2)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3)F2中 4 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9︰3︰3︰1。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分析1、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2)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4 种,且数量相等。(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验证——测交实验(1)过程及结果用心 爱心 专心1(2)结论:测交结果与预期相符,证实了 F1产生了 4 种配子,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并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三、自由组合定律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要点名师精解】一、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及相关结论1、实验分析2、相关结论(1)共有 16 种组合,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2)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 9/16,单显性性状的个体各占 3/16,双隐性性状的个体占 1/16。(3)纯合子占 4/16,杂合子占 12/16。【例 1】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 合 的 红 花 高 茎 子 粒 皱 缩 与 纯 合 的 白 花 矮 茎 子 粒 饱 满 植 株 杂 交 , F2 代 理 论 上 为 ( )A.12种表现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 27:1【解析】如果用三对基因来表示三对相对性状,则纯合红花高茎子粒皱缩的基因型为 AABBcc,纯合白花矮茎子粒饱满的基因型为 aabbCC,F1基因型为 AaBbCc,则 F2的表现型有 2×2×2=8 种;表现型及比例为(3 高茎:1 矮茎)(3 子粒饱满:1 子粒皱缩)(3 红花:1 白花),因此,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3×3):(1×1)=9:1;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3×3):(3×1):(1×3):用心 爱心 专心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