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2.5 把握思维的奥妙(必修 4)【高考目标定位】考点点击热点提醒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的表现3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 运用意识的内容与形式,认识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2 结合新中国成立 60 年的阅兵盛典与各项成就,理解意识的作用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重要性3 结合“抗震精神”、“航天精神 ”及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能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基础知识梳理】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起源)①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进化——人——才可能产生意识。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②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生理基础)①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大脑和 “电脑”都不具备。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内容)从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而且只有经过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环节,客观存在才能进入(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结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离不开客观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 。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①意识形式的主观性;②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③意识的创造性。(3)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否 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