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误航班心得体会延误航班心得体会 在刚接触民航工作,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就听说了很多关于航班延误的负面事件,我想这也是部分新员工不同意加入接离机项目的原因之一吧。而我却一直想找到这些负面事件的原因何在,渴望有机会总结出一套解决这些负面事件的方法,所以我很欣然的加入接离机项目。 自从出师单独保障航班后,给我的感觉是航班延误原因无非就那么几点,但造成负面事件的原因实在太多,使我一下子感觉之前所拥有的汽车行业知识毫无用武之地,真是隔行如隔山啊,不过这也使我对了解民航相关知识更加渴望。 随着接触的延误航班越来越多,给我的感觉,在航班延误后情绪比较激动的旅客大多有这几类。首先是很少选择坐飞机出行的旅客,哪怕只有半小时的延误他们也会抱怨,而且大多表达方式为“每次……都……”,我的性格属于那种比较乐意与人交往的,不会因为他们无知的表达而置之不理,或者随口忽悠。刚开始我仔细、耐心的给他们解释延误原因,可后来我渐渐在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其实他们所说的“每次都晚点”可能无非就是上次坐飞机晚点,或者说他们总共就只坐过那么几次飞机,在他们的印象里就没有正点的航班。后来我发现假如再有这类似的旅客抱怨时,我不用给他们说太多,只需要顺着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静下心回想下上次是什么原因延误,和这次延误原因是否一样,这样一来我认为有个好处是能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理智思考,因为好几次都发现旅客还在回忆过程中表达就已经开始模棱两可、吞吞吐吐的了,不在那么理直气壮。俗话说不知者不惧,对待这类严重缺乏民航知识的旅客时,我认为我们站在登机口就有义务教与他们一些基本知识,不至于他们下次犯同样的毛病。 其次是动不动就要求赔偿的旅客,这类旅客可能也包含之前提到的那一类,不过这一类要厉害一点的是他们还知道向常坐飞机出行的朋友了解维权信息,常规表达方式多为“我朋友(或者直接说我)上次坐某某航空(多半不会说现在自己所坐的这家航空公司)……才延误 xx 小时,别人都赔钱了的……”这类旅客不乏也有常坐飞机出行,或者说他们其中真有得到过赔偿的,但也只是半灌水响叮当,以偏概全。对于这类似旅客,我现在的做法还只有给他们分析延误原因,告知一些赔偿所需的条件,但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在这方面我认为还要涉及到合同法的知识,现在有点后悔当初学校开设的《经济法》没仔细对待了!!! 关于赔偿,个别旅客还有更高的要求,我曾经遇到过飞机晚到了(大概是下午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