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创新工作报告 成都高新区通过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形成了科技成果和人才聚集的“马太效应”。特别是集成电路和软件研发企业和人才的聚集,吸引了摩托罗拉、微软、爱立信、联想、中兴通讯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成都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吸引了英特尔、中芯国际、PSI 等国际知名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到成都高新区投资建厂。由于这些企业在成都高新区的聚集,在最近进行的成都—台湾 IT 产业合作进展研讨会上,成都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企业家和专家们的共识。 一、明确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 成都高新区立足成都作为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拥有的科技人才和成果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1223”战略中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了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进展方向。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推动成都地区科技资源优势向科技产业优势转移为重点,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建设四级创新创业载体、三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五大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打造一流创新创业平台,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区域创新创业资源的聚集效应。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加快建成总面积 2—3 平方公里、能够吸纳 2000 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设施一流、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便捷的孵化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实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进展方向是:形成涵盖不同专业领域和人才层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能力,为成都高新区和地方经济进展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根据技术创新链做好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 根据创新创业企业的成长规律,根据技术创新链的构成形态,成都高新区提出了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思路。在成果孵化期,建设适应不同专业领域和人才层次需求的孵化器为主体的创新孵化区;在孵化毕业企业成长期,建设以标准厂房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区;在企业进展的成熟期,建设基础和配套条件一流的产业园区;在企业进展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扩张期,建设高水准的总部聚集区。根据园区功能定位,我们将第一、二、四级载体主要布局在位于城区的南部园区,将第三级载体布局在西部园区,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