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会计环境的现状及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近年来,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加入到了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行列中。作为目前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已呈一个日益加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进展实际上也迫切需要一个垒球公认的、又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因此,我们对国际会计协调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由于中国经济进展的特别情况,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一、会计环境内涵环境是指事物周围的境况,或者说环境是围绕某一主体的外部境况。任何事物都有使其存在合理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可产生存亡的不同影响。会计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会计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会计环境指会计与其周围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内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它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情况和开展活动所得到的各种条件、待遇。构成会计环境的主要因素有:1 政治因素:一定时期的国家政治观念影响该时期的会计,决定该时期的会计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当政治稳定,经济进展,按经济规律办事,会计就会被摆在正确的位置上,相反则会出现“长官意志”代替主观经济规律,经济工作受到破坏。2 法律因素:会计活动的有效运转是以健全完善的法规环境为前提的,法律既为会计提供了一个法律规范化的环境,同时也对会计活动提出严格的要求,会计活动既受到保护又受到约束。当今大多数国家、政府对会计实物都有影响和干预,一般政府通过制定会计制度并强制实施,通过立法确定会计程序从而影响会计事务。3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经济进展水平。经济政策是经济活动的指针,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对会计影响不同,过去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会计工作基本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不能有效发挥会计管理经济的作用,而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日,就对会计提出了参加经济管理的要求,如我国建立证券市场就推动会计行业的进展,证券市场信息使用者为了取得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就对会计披露信息提出了高的要求。一般来说,经济进展水平越高,其会计理论越完善,会计技术也会越先进。4 教育与文化因素: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超过一千万,但未受过高等教育一直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占相当比重。这就造成了我国会计人员的素养比较差。我国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多层次的会计人才,既要有一大批合格的操作型会计人员,又要培育一批...